文章原标题:哪种情况下可以公转私、为什么不允许公转私
企税家
《企税家》专注于税务筹划,您的贴身节税专家,助您企业合规税务筹划,合规节税!
很多企业财务不规范,不少老板或者因为不懂,或者因为存在着侥幸心理,公私不分,随意支用公司财产,这是很多企业共同的弊病。公司股东之间,经常微信大额转账,甚至有人故意为之,为了少交甚至不交25%的企业所得税,20%的分红个税,暗箱操作,频繁“公转私”,有些公司甚至用员工账户进行收付款。随着国家税务监管制度的不断完善,打击力度的不断加大,企业公私不分的后果越来越严重。
如果公司经营过程中,长期存在“公转私”行为,会导致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混乱,资金款项无法受到完全监管,不仅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还会给企业带来长期的税务风险。尤其是批发零售、房地产销售、建筑、汽车销售行业等。为了规避所得税和分红个税,“公转私”是不可取的,这些情况都会导致企业被重点监管。
那么,对于一些想要合理筹划企业所得税和分红个税的企业,不通过“私户避税”的话,应该怎么节税才合法合规呢?
情况一
甲有限公司将对公账户上的60万元在每月的工资发放日逐一通过银行代发到每个员工的个人卡上,甲有限公司已经依法履行了代扣个税的义务。
提醒:公户上的钱转入私户,这样是允许的!不用担心!
情况二
甲有限公司将对公账户上的6万元打给业务员用于出差的备用金,出差回来后实报实销、多退少补。
提醒:公户上的钱转入私户,这样是允许的!不用担心!
情况三
甲有限公司将对公账户上的100万元打给股东个人,这100万元已经是缴纳完了20%股息红利个税后的分红所得。
提醒:公户上的钱转入私户,这样是允许的!不用担心!
情况四
甲有限公司通过对公账户支付授课老师的讲课费10万元,转入老师个人卡中,这10万元已经是缴纳完了劳务报酬所得个税后的税后报酬。
提醒:公户上的钱转入私户,这样是允许的!不用担心!
情况五
甲有限公司向个人采购一批物品,金额20万元,取得了自然人在税务部门代开的发票,甲有限公司通过对公账户把20万元货款转入自然人的个人卡中。
提醒:公户上的钱转入私户,这样是允许的!不用担心!
情况六
甲属于一家个人独资企业,定期会将扣除费用、缴纳完经营所得个税后的利润通过对公账户打给个人独资企业的负责人。
提醒:公户上的钱转入私户,这样是允许的!不用担心!
企业通过入驻园区,成立一家或多家个人独资企业,以这些新公司对外承接部分业务,通过商业模式的调整,个人独资企业开具相关技术服务费、咨询费等服务类型的发票。小规模企业增值税3%,个人生产经营所得税税率按五级累进制核定征收,小规模纳税人核定后0.5%-2.16%,一般纳税人核定后0.5%—3.16%,小规模纳税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综合税负率不会超过5.18%。
举个例子,一家信息技术服务公司,一年的利润总额为500万,入驻园区,成立一家个人独资企业,对外承接这500万的业务,那么它的纳税情况如下:
增值税:约为14.6万
个人生产经营所得税:核定征收后10.5万
整体节税80%以上
个人独资企业无需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无需缴纳20%的分红个税,而是核定征收个人生产经营所得税,对于高收入人群或者高利润企业来说无疑都是一种很好的节税途径!
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如有疑问或需要更加详细的税收优惠政策,欢迎您的留言与私信!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企税家》公众号,更多税收优惠政策,可关注公众号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