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划重点,请关注以下方面:增值税可抵扣项目怎么计算、增值税留抵税额会计科目
文章摘要: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当期应纳税额的多少,取决于当期销项税额和当期进项税额,而取得的成本发票中有多少是可以抵扣的进项税,还需要根据发票是否可以抵扣来确定其应缴纳的增值税;2.有成本票120万关键看这120万成本票符合条件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多少,同时你开具100万专用发票的销项税额是多少,是否符合增值税加计抵减条件等;
根据这个数据,是没有办法具体说出要交多少增值税的。因为一般纳税人的计算逻辑,不是那么简单。
1.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计算
对于一般纳税人来说,要计算增值税,那么需要知道销项、进项、上期留抵等等要素。此处仅仅知道开具了100万的发票,并不知道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是多少;知道成本票,但不知道有多少是能够抵扣进项的专票,即使知道了专票的金额,还要进行分门别类,搞清楚当中不同税率的发票分别是多少,有哪些是可以用于抵扣的,哪些是不能用于抵扣的。并且,还需要知道上期有没有留抵的金额。此外,还需要知道企业有没有适用一些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比如加计抵减等等。所以,仅仅凭这个数字,是没有办法知道具体需要缴纳多少增值税的。
2.老板需要计算增值税的几个方法
如果老板需要知道如何计算增值税,那么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法:
(1)请专职或者是兼职的财务帮忙算一算;
(2)请财务帮自己设计一个模板,有了具体的数据,往里填就能自动计算;
(3)掌握下大的逻辑和方向,比如开了多少专票,税率多少,取得了多少专票,不同的专票大概是个什么样的比例,这样心里面可以有个大概的数字。
所以,仅仅有个粗略的金额,是没有办法知道需要具体缴纳多少增值税的,还是需要了解更多的明细才行。
一般纳税人开具100万专票,有成本票120万,需要缴纳增值税吗?——这个问题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因为问题本身就是问题。
一般纳税人是否需要缴纳增值税,是看当期是否有增值税销售额以及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的差额情况而定。即,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所谓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所谓进项税额,是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发生的支出,在取得增值税扣税凭证(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等)后,其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作为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当期增值税销项税额,如果企业当期全部进项税额大于当期销项税额,差额部分(留抵税额)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符合退还留抵税额条件的对其增量留抵税额允许退还)。
可见,一般纳税人开具100万专票是否需要缴纳增值税,要看进项税额(含上期留抵税额)情况。首先要按100万元计算销售额[如果题主说的100万元是不含税则销售额就是100万元;如果是含税的还需按“含税销售额÷(1+税率)”计算出不含税销售额)],在乘以适用税率计算出当期销项税额。再看当期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额(如无留抵税额则不考虑)与当期销项税额的金额谁大,如果“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是正数,则该金额为应缴税额;如果“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是负数,则当期无需缴纳增值税,该负数形成留抵税额待下期再考虑。
开具100万专票,有成本票120万,需要缴纳增值税吗?答案就是这样。
开具100万专票是否需要缴纳增值税,需要进行分析。
一、影响增值税因素
影响增值税的因素有5个,通过增值税的计算公式可以清晰的看到这5个因素。
应交增值税=1当期增值税的销项税-2当期增值税的进项税-3前期留抵税额-4本期进项转出税额-5增值税进项税额加计抵减额
根据上述公式,如果应交增值税>0,则缴纳增值税;否则,形成增值税留抵税额,不需要缴纳增值税。
二、100万的销项专票和120万的成本票
1、专票的税率是多少?6%、9%、13%,知道税率才能计算具体的销项税额。
2、成本票是专票还是普票?如果是专票,税率是3%、6%、9%、13%?同样,知道具体的税率,才能计算出具体的进项税额。
3、前期留抵税额是多少?
4、本期进项税额转出又是多少?
5、进项税额加计抵减额是多少
6、成本票是否都与生产经营有关?
上述都确定后,才能计算出是否缴纳增值税,缴纳多少增值税。例如,进项和销项的税率都是13%,留抵、进项转出、加计抵减额均为0,此时可以计算出缴纳多少增值税。
缴纳的增值税=(100-120)/1.13*0.13=-2.3万<0,2.3万形成留抵,本期不需要缴纳增值税。
三、成本票与企业所得税更相关
当提及成本票时,更与企业所得税相关,此时意味着取得成本票,获得税法的认可,能够从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暂说以上。
题主说的成本票应该是增值税专用发票,也就是取得的进项,而一般的增值税普通票是不能抵扣的,只能作为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成本。既然题主问的是增值税,那么我们就只讨论增值税。
增值税税额等于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大于零要交税,等于零或者小于零不需要交税,剩余的进项税额作为增值税留抵用于下期继续抵扣或者申请退还。
实际情况,申请退回的少之又少,大多数是静静的躺在那里等待继续抵扣。
销项有100万,进项有120万,不但不用交增值税,还会产生20万的留抵,也就是再产生不小于20万的销项才会有增值税。(假设数字均为税额)。
不用交增值税,也不用交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这三个是伴随增值税产生的。
为什么产生的增值税留抵没有多少人申请退税呢?因为条件非常苛刻。
自2019年4月1日起,试行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制度.
(一)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纳税人,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增量留抵税额:
1.自2019年4月税款所属期起,连续六个月(按季纳税的,连续两个季度)增量留抵税额均大于零,且第六个月增量留抵税额不低于50万元;
2.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或者B级;
3.申请退税前36个月未发生骗取留抵退税、出口退税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情形的;
4.申请退税前36个月未因偷税被税务机关处罚两次及以上的;
5.自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的.
反正也能抵扣,就干脆留着抵吧,退来退去太麻烦了。
一般纳税人开具100万元增值税专用发票,有成本发票120万元,是不是需要缴纳增值税,还真是不一定;另外,成本发票更多的是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我们知道,成本发票并不完全都是增值税进项税专用发票,也就是成本发票不一定全部都可以抵扣销项税,那么不能抵扣增值税销项税的成本发票对应缴纳的增值税没有影响,因此,在不清楚成本票构成的情况下,也就很难确认是否需要缴纳增值税,或需要缴纳多少增值税。
一、增值税的计算原理。
一般纳税人企业计算和缴纳增值税采用的一般计税法,也就是间接计税法,即先按当期销售额和适用税率计算出销项税额,然后将当期准许抵扣的进项税额进行抵扣,计算出当期增值额部分方应纳税额。
其计算公式为: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当期应纳税额的多少,取决于当期销项税额和当期进项税额,而取得的成本发票中有多少是可以抵扣的进项税,还需要根据发票是否可以抵扣来确定其应缴纳的增值税。
二、企业应缴纳增值税的影响因素。
根据增值税的计税原理,在排除销项税额的影响因素以外,影响应缴纳增值税的因素还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主要源于相关增值税扣除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和按规定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即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从海关取得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购进农产品的抵扣凭证或销售凭证和收费公路通行费、国内旅客运输服务等进项税额。也就是不符合抵扣要求的进项税凭证是不可以抵扣的。
2、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取得的增值税扣除凭证不符合扣除的标准的,则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需要做进项税转出。
比如: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不属于生产经营支出的应酬消费支出等;非正常损失的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和不动产等。
3、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比如加计抵减的期限和比例,加计抵减的起始期,计提加计抵减额的规定和计算。
三、如果企业取得的120万元发票,包含了不可以在销项税额中进项税发票,以及在销项税额中已经抵扣了进项税额,但由于将这部分已经抵扣的物料用到了集体福利或员工消费等方面,或是企业内部管理的原因,导致原材料等存货发生腐烂、变质和盘亏等,那么企业抵扣了进项税就需要做进项税转出。
当然,企业取得的120万元成本发票,如果取得的成本发票的进项税税率为6%,那么对应纳增值税的影响还是有的。
总之,一般纳税人对外开具100万元增值税专用发票,有120万元成本发票,是不是需要缴纳增值税,或者缴纳多少增值税,其中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即对应缴纳的增值税的影响因素很多,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计算。
我是智融聊管理,欢迎持续关注财经话题。
2021年5月12日
是否需要缴纳增值税关键看有多少进项可以抵扣。
搞清楚这类问题,首先要明白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的计税原理,是以当期进项税额抵减销项税额,计算应纳增值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增值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1、销项税额。
销项税额不仅与销售额有关,还与适用增值税率有关。比如: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适用增值税率为13%;提供建筑服务,适用增值税率为9%;勘察设计服务、广告服务、研发技术服务、各类鉴证咨询服务等,适用增值税率为6%。所以同样100万的销售额,不同行业销项税额是不一样的。
比如:不含税收入100万元,如果适用增值税率为13%,则销项税额为13万元(100*13%);如果适用增值税率为9%,销项税额为9万元(100*9%);如果适用增值税率为6%,则销项税额为6万元(100*6%)。
还有,题主的表述是开具100万元增值税专用发票。当期销项税额到底有多少,还要看当期是否有开具普通发票的收入及未开发票收入。只要符合销售收入的确认条件,无论开具什么样的发票,也不论是否开具发票,都应当确认销售收入,按规定计算应缴增值税。
2、进项税额。
进项税额相对就更复杂了,因购进的货物或劳务适用的增值税率不同,120万元的进项税发票,增值税率可能有13%的,也有6%的,还可能有3%的,甚至有的还可能没有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因此到底有多少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得出。
最理想的结果是120万元成本全部取得税率为13%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则进项税额为15.6万元(120*13%)。这种情况下进项税额为15.6万元,即使当期销售额为100万元,适用增值税率为13%,当期销项税额为13万元,进项15.6万元大于销项13万元,所以也不用缴纳增值税。
综上所述,一般纳税人销售额100万元,进货120万元,到底需要缴纳多少增值税,关键看能够取得多少进项税。
关于这个问题回答如下:
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额—上期留抵税额—增值税进项税额加计抵减额。
2.有成本票120万关键看这120万成本票符合条件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多少,同时你开具100万专用发票的销项税额是多少,是否符合增值税加计抵减条件等。
3.因此你这个问题具体金额无法回答,必须提供更具体的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数据、上期留抵税额数据,以及可以加计抵减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数据,才能给予准确回答。
题主这个问题在概念上有些混乱。问的问题是“是否缴纳增值税”,但提供的却是“成本票”这个与企业所得税密切相关的概念。
并且由于题主所提供的材料有限,缺乏必要的条件,无法准确回答这个问题。
一般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属期内是否缴纳增值税取决于进销项的差额。
暂且把题主所说的“成本票”理解为进货取得的发票。
第一,取得的发票为增值税专用发票等具有抵扣功能的发票。
销售收入100万元,因为题主的问题当中没有提到这100万元是什么销售行为,到底是销售货物还是提供应税服务,所以无法准确判断所适用的销项税率,也就不能确定当期的销项税额。
同样的道理,如果说这120万的发票是增值税专用发票,但是因为不知道适用的是什么税率,也就无法计算当期的进项税额。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考虑,题主的问题是无解的。
第二,取得的发票为增值税普通发票或其他不具有抵扣功能的发票。
如果题主所取得的发票是不具备抵扣功能,例如增值税普通发票。
那么当期进项税额就无法抵扣,当期销售收入100万元,不管按照什么税率,都会缴纳增值税。
第三,如果题主的应税行为采用的是简易计税办法,就一定要缴纳增值税。
因为如果适用简易计税办法的话,就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不管销售收入多少,都应当以销售收入乘以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
总结
确定一般纳税人在一段时期之内是否缴纳增值税,必须知道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以及以前属期的留抵税额。
如果采用的是简易计税办法,只需要知道销售收入以及适用的征收率,就可以计算增值税,与进项税额无关。
增值税是针对你经营的商品而言的,如商品进价100,卖120,增值部分的20元就要叫增值税。成本票可以冲减年度盈利,减少企业所得税交纳,比如全年收入100万,成本120万,因此年度毛利-20万,就不用交企业所得税了。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计算增值税采取的是扣税法,是当期销项税额减除可抵扣进项税额的查额。开出100万的专票,那么销项税额就是100*税率。只要你的进项税额超过销项税额就不需要交税。如果进项税额小于销项税额,就要就差额交税。比如销项税额100万,进项税额60万,就要交40万元增值税。所以说,你的成本票120万并不一定有足够的进项税额。只要进项税额足够就不需要交增值税。
另外,所有的进项税额一定是可以抵扣的,所以成本票必须是专票,税额才能抵扣。
欢迎关注,交流财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