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知识点为您总结归纳如下:股东绝对控制权、控股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是如何实现的?
文章摘要:股东拥有2/3以上的表决权,可以决定上述重大及其他公司事项,实现对公司的控制;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看看控制公司的有哪几种表现形式:一、在股东会占有2/3以上的表决权公司法第四十三条规定,股东会会议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为了激励合伙人共同创业,创始人把自己的股权让出,导致创始人股权比例小,但仍能实现对公司的控制,这样的例子在现实中还是有较多的存在。在此种情况下,能够控制公司,股权设计是关键。
如何进行股权设计?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看看控制公司的有哪几种表现形式:
一、在股东会占有2/3以上的表决权
公司法第四十三条规定,股东会会议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股东拥有2/3以上的表决权,可以决定上述重大及其他公司事项,实现对公司的控制。这个控制是战略层面的控制,是对公司最高权力机构决策层的控制。
二、决定董事会1/2以上的人选
董事会是股东会决议的执行机构。
根据公司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董事会会议应有过半数的董事出席方可举行。董事会作出决议,必须经全体董事的过半数通过。董事会决议的表决,实行一人一票。
决定董事会1/2以上的人选,可以确保股东会决议的执行。对董事会的控制是,是对公司治理层的控制。
三、控制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
控制了公司的财务政策和经营政策,实质上也是对公司进行了控制,这是从操作层面对公司进行的控制,也是控制公司的具体化。
上述的操作层面,主要靠总经理和财务负责人具体执行。通过董事会决定对总经理的聘任,以及对总经理提名的财务负责人的聘任,实现对公司执行层面的控制。对公司财务和经营政策的控制是对管理层和执行层的控制。
以上三个层面控制公司,对股东会或股东大会的控制是关键。那么如何控制股东会呢?在股东股权比例比较低的情况下,实现对公司的控制,一般是通过章程或协议的条款来进行股权设计的。
一、放大自己减少其他股东的股权表决权,实现对股东会的控制。
比如,自己1%的股权,可以拥有10%、20%、50%甚至更高的表决权,通过扩大自己的表决权实现对股东会控制。类似情况,还有AB股模式。
二、自己拥有更多的表决权,部分或其他股权放弃表决权,只有分红权。
三、签订一致行动人协议,其他股东唯你马首是瞻,与你共进退,同发一个声音。
四、拥有重大事项的一票否决权。通过一票否决权,实现对公司的控制。
通过以上一种或多种方式可以实现对公司的控制。尽管对公司实现控制了,但在这里提醒一点的是,以后若涉及公司股权或控制权的相关协议、文件、合同等,一定要睁大眼睛看仔细啦,不要像某人看都不看,结果把公司的控股权弄没了。
方法其实并不少:
第一种:例如有限合伙企业当中,普通合伙人GP尽管只占有1%的份额,有限合伙人占有99%份额,但是按照《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合伙企业的日常事务的执行均由GP负责,所以尽管GP只占有1%的份额,但是却可以控制整个合伙企业,这种架构是有限合伙架构。
第二种:金字塔结构,顾名思义即通过多层持股的方式,最终通过很起始点公司很小的持股比例即可实际控制终端的目标公司。
第三种:可以约定股权所代表的的投票表决权占比不同,例如A占股10%,公司重大事项决策权A可以行使占比68%的决策权,但是分红均按照实际持股比例分红。
上述方法都是可以实现持股比例小但是实际控制公司的方法,当然需要提醒的是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不要违反公司法的强制性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