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核心观点提取: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暂行办法还有效吗、工地不给农民工钱怎么办
文章摘要:说的是农民工工资按月发,到底是谁发呢,甲方,总包,劳务公司,还是包工头,规定了吗,每个月工人的生活费,大部分是包工头垫付的,工资甲方不拨款,就算劳务公司也支付不了,解决问题还得从源头解决,甲方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什么人需要拿工资呢;这一点都不奇怪,甚至这项新规在今年5月1日起执行之前就有人表示可操作性不大,尤其是赶上2020年以来的疫情特殊情况下,现在连一些制造业企业内部都无法按时发放工资了,那就更不要说农民工的遗留问题;
这个问题很麻烦,国家政策很好!农民工
工资发放问题可以说是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劳务公司只会拿着他们身份证去银行办卡,密码都是一致的,左手导右手!不会超过5000,有利于避税,实际工资还是包工头私下发给他们,这其中难点在于工地干活流动性大!有的人干几天,三级安全教育培训都还没做完,有的已经退场了,工资卡还在银行呢,这工资怎么发???如果单纯取消包工头包公!农民工直接和施工单位签订合同是行不通的,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施工单位招人干活肯定要找有技术的,因为不认识谁知道这个农民工之前有没有技术,有些技术要求较高,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二是农民工也不敢和施工单位签合同,实际生活中不认识的单位一般人怕工钱要不到也不敢去干活,就算工钱300你开400都不敢干!!他怕是骗子!包工头找人都是关系套关系有曾经一起干活基础,工人怕白干半天到头来没有工资!农民工忠厚老实容易被骗!!
条例出来容易,地方执行到位比较难,大部分地区的财政项目资金不能到位导致工程款拖欠,拖欠的工程款自然就会转嫁到材料供应商和农民工身上。作为总承包或者分包商都没有那么好的资金实力来全部垫付,所以要解决农民工工资还得从保证建设项目资金到位入手,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一点都不奇怪,甚至这项新规在今年5月1日起执行之前就有人表示可操作性不大,尤其是赶上2020年以来的疫情特殊情况下,现在连一些制造业企业内部都无法按时发放工资了,那就更不要说农民工的遗留问题。
历来颁发的涉及行业新规,都会在实际实施及执行过程中大打折扣,有句老话说的好,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总是有那么一些人会挖空心思打擦边球,甚至不惜敢于冒风险去寻找法律法规上的漏洞可钻。
因此,您说现在还有些工地不能正常履行这一新规,我丝毫不觉得惊奇,早已是司空见惯之现象,当初我就认为如果不能配套以强有力的监管措施,形成强有力的保障机制那就很难保障有效执行。这里的监督不仅仅是来自于官方,更应该建立起舆论的监督机制,让第三方机构形成独立性较强的监督,这才能更有效起到作用。
总之,关心农民工的切身利益是一件大事好事,如果按照新规要求可以确保所有农民工按月得到工资,那不仅有利于农民工家庭的生活开支保障,更能促进当前社会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复苏,让大家有钱消费,刺激经济事半功倍。但这显然是一种良好的愿景,距离真正实现还需要更长的路要走。
你好,为什么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已实行,有的工地仍然没有执行?
这个现象目前正常,不要不信。因为,国家出台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初衷是保护工人工资,其支付项目的繁多和市场的“黑暗”,到无死角的被动发现肯定需要一段时间。更好的是我们有了法律支撑后,您就可以主动曝光啊。
一、举几个例子映射需要时间去完善。
1、脱贫攻坚
近年国家政策利好犹如脱贫攻坚,也是需要几年时间;政府机构安排专人下探到农村基层,并制定计划的扶贫。
2、社保
国家规定任何企业必须给职工缴纳社保。
特别是疫情期间,国家也支持企业延期缴纳社保;毕竟企业不在了,还谈什么工资、社保。明确一点但不是不缴纳。
二、那么我们怎么破解政府部门纵向下探的速度,不能及时到达您的位置?
1、协商:先和老板协商清楚,看能否承诺支付。
2、举报:若不能承诺支付工资,那就只有举报;现在违法成本相当高,且也不敢在风口浪尖顶风作案吧。
总结: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就像国家配置了公交车,我们可以选择不坐;但哪天公交车没来了,你可以选择投诉吧。
我在工地上班,我有发言权!
虽然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已实行,但执行的程度差强人意!
我觉得对于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的执行情况,南北差异很大!北方工地的表面工作做的很足(工地生活区门口张贴横幅等),但执行力不咋地!可谓:雷声大雨点小!相对来说南方工地条例的执行远远好于北方的工地!
无论入驻哪个工地,都要收身份证办银行卡。这一点南北是相同的!但北方的工地农民工的工资是提前和老板约好的比如年底结清工资等等,平时只发生活费!以至于我都纳闷,既然不发工资收身份证办银行卡干嘛???
南方的工地比如浙江那边给你办了银行卡之后,真的按月给你往银行卡里打工资。农民工就没有了”要不到钱”和”克扣工资”的后顾之忧!干劲也足!
这个要看工地性质,说白了就是你这个工地所属的公司是什么公司,我在的工地是高速路桥公司,工程很紧没有实施工资支付条例时工资就是“人走账清”平时用就找老板支用。
5月1日实施条例7号五一假期结束就在办理,工资由公司财务直接打到卡里,不经过承包老板和工头。今天15号工资还没有到账,政策开始阶段可能会等到20号左右。
我在的工地可以说是属于政府建设工程工资不用担心,如果你在民营企业下的工地可能会出现资金断裂的情况,工资不能按时发放。企业都会安条例实施可能开始初期不能实施到位但总会变好的!
国家出的新规定对我们农民工来说还是福音,最起码工地实名制了保障也就更进一步了。
这个问题就像国家规定一个礼拜上五天班,每天工作8小时,国庆、春节放假调休一个礼拜,但是咱们干工程的实现过吗?还不是一周上七天,每天10个小时以上,天天上班,加班然后还木有加班费。
这个问题就像国家规定每个月按时支付工资和劳动报酬,然而以前在咱们工程行业,拖欠管理人员三五个月的工资也是司空见惯了的。
不过现在,国家对农民工工资支付这块保障力度是极强的,都要求有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而且会对账户进行监管,每次业主或者政府的检查,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每次都是检查的重点。
但是,当然不排除有些地方对这方面政策执行力度不强的情况发生,尤其是一些山高皇帝远的地方,这种执行力度不强的情况出现也不见为奇。
欢迎关注【工程人帮】,工程人一起诉说工程故事,分享工程经验,畅谈工程人生。工程人互帮互助。。。。。
说的是农民工工资按月发,到底是谁发呢,甲方,总包,劳务公司,还是包工头,规定了吗,每个月工人的生活费,大部分是包工头垫付的,工资甲方不拨款,就算劳务公司也支付不了,解决问题还得从源头解决,甲方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什么人需要拿工资呢?当然是有月薪的人。农民工有月薪吗?有的人是有的,但大多数人没有,因为他们是做包工(承包制),做的多拿得多,这样的话工资怎么发呢,应该发多少合适呢,其实都是一个难题。
我来为非工程人认真分析一下这个事情,比如有人说农民工是弱势群体,应该足额发放工资,即做了多少活就发多少相对应的钱,可是你们是否想过,比如一个工人抹灰做了一层,做完后在包工头手中拿到了对应的一万块,然后工人走掉了,后面验收时发现墙面大量开裂,需要返工,返工费需要五千甚至一万(因为需要先拆后补,多一道工序,所以费用可能比一万更高),这个钱谁出呢,如果包工头出,那他以后还敢按时给农民工足额发工资吗?如果他不出,那施工单位就扣他工程款甚至还有罚款,怎么办呢。
条例是一种保障,但是不代表说工地都会主动履行。条例的出台是让农民工的权益保护更加有法可依。就像2008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要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否则要支付双倍工资,至今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公司仍然普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