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代办行业领先
服务3W客户口碑好!

土地购买契税税率(明年9月房产契税由1-3%提高到3-5%,有哪些影响?)

文章阅读关键词:住宅用地契税税率、土地购买契税税率

住宅用地契税税率

文章摘要:关于契税法相关条例的出台,设置了1个时间点,即明年的9月1日之前,契税还会继续参照现有的方案执行,那么这个调整目前来说,对现有的准现房市场(明年8月之前能交房)是有一个小利好,因为一般开发商交房后即通知大家换取正式发票统一交契税等,就可以在这个时间点前继续享受优惠利率;很多人会觉得好像之前从房产中介那里知道的契税率并没有那么高,那是因为虽然国税税率是3%-5%,但有些地方政府会执行减免优惠的政策,优惠后的税率就变成了1%-3%;

契税增加,直接关系到购房者是支出多少,

8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该法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其中最受公众关注的是第三条:契税税率为3%-5%。基于目前1%-2%的实际税率,如果真的上调到3%,基于房价总市值庞大,对购房者增加的支出是很明显,但根据税务总局的澄清,契税是不是上调,要看地方政府,因此这一规定不代表契税征收上涨或者下调。

因此有哪些影响,暂时不明确,如果地方政府契税不上调,跟购房者没有任何关系,可一旦契税上调到3%,可能意味着购房者需要多支付数万元不等的契税。

目前全国各地契税增收比例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个地方,因为购房的面积不同,征收的契税比例也不一样,有的地方名义上征收1.5%,但实际上购房会有契税补贴,实际缴纳标准并不是1.5%。以北京为例,首套购房90平米以下收1%的契税,首套购房90平米以上收1.5%的契税。二套购房则是3%的契税。

现在虽然是减税降费周期,但是降的是实体经济的税费,至于购房者的税费会不会降,我觉得难度很大,在于目前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压力很大,需要平衡房价和税收增减之间的平衡。

但是我个人观点,一套房契税不适合上涨,三套四套房涨多少都不为过。

契税的缴纳方还是由买方来缴纳的,提高也意味着交易成本增加,多出来的交易成本,那么就是卖方让利、或买方来买单两者间的协调问题。

都有哪些影响?

1、新房方面。

例如:200万的合同总价,按1%-3%的契税征收方式,购房者需要交纳2-6万的契税,而提高至3-5%之后,购房者需要缴纳的契税为6-10万;在契税方面对于的缴纳标准上增加了4万元。

最终增加的4万元交易成本,不是开发商主动让利,就是购房者增加税费成本,或者地方契税减免政策。

同时,购房者在购买的新建商品房项目上,若以交房办证时间为申报契税的,2021年9月之后办理不动产权证的,在缴纳契税方面需要多缴纳部分的税费;若以网签时间作为申报的,2021年9月之前申报的与平常契税缴纳方式一样,具体看政策的实施细节。

第九条契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签订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的当日,或者纳税人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性质凭证的当日。

2、二手房方面。

二手房缴纳契税的方式分为两种:评估价计税与申报价计税。

例1:100平方米的房子,成交总价200万的,若评估价180万,2021年9月之前契税1%-3%,需缴纳的契税为18000-54000元;新政之后契税提高至3%-5%,对应增加的契税54000-90000元;

例2:100平方米的房子,成交总价200万的,若申报价为6000元/平方米,申报总价60万,2021年9月之前契税1%-3%,需缴纳的契税为6000-18000元;新政之后契税提高至3%-5%,对应增加的契税18000-30000元;

最终增加的契税成本不是卖方让利就是买方承担。

第四条契税的计税依据:

(一)土地使用权出让、出售,房屋买卖,为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确定的成交价格,包括应交付的货币以及实物、其他经济利益对应的价款;

(二)土地使用权互换、房屋互换,为所互换的土地使用权、房屋价格的差额;

(三)土地使用权赠与、房屋赠与以及其他没有价格的转移土地、房屋权属行为,为税务机关参照土地使用权出售、房屋买卖的市场价格依法核定的价格。

纳税人申报的成交价格、互换价格差额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由税务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核定。

3、契税政策3-5%早就在部分地区有实施了,但整体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并不大,但此次的新政,结合当前住房不炒的定位下,在发颁布到实施期间(2020年8月11日——2021年9月1日),还是对房地产市场有一定的稳房价、稳预期作用。

第十六条本法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1997年7月7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同时废止。

最终市场还是会习以为常的进行着,该买的买,该卖的也在卖,并不会因为新政的出台就导致市场停滞。

明年房产交易契税由1–3%提高到3-5%会有什么影响?没有影响!

因为这个房屋契税的税率是延续1997年4月23日的颁布的规定,规定房屋的契税为3-5%,现行的各个省市实际交易契税税收为1-3%。昨天通过的契税税率就是确认之前的税率,并且纳入民法典。

也就是说,明年各省市按照现行的契税执行就可以了。首套房面积小于90平,契税是成交价的1个点,首套房面积大于90平契税是成交价的1.5个点,二套房面积小于90平,契税为1个点,大于90平契税为2个点。三套房及其以上契税为3个点。

那么如果各个省市不按照之前的1—3个点来征收,而是按照3-5个点来征收的话会有什么影响呢?

1.增加购房人的成本。无论是新盘还是二手房,这么高的契税只会增加购房的成本,并不会增加卖房者的成本,因为这笔钱就是买家支出的。

2.该买房的还是继续得买,不会因为契税变化多支出几万块钱而改变局面。

3.会造成今年和明年9月之前的购房人群大增,可能再次引发房价上涨。

所以说,不要期盼着真实行这个税率,否则倒霉的还是刚需

消息从何而来?

如果属实,对新房和二手房买卖都是坏消息。

第一,其他人也在讲的,契税的税率并没有提高。

现行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09号)第三条本就规定,“契税税率为3—5%。”而《契税法》第三条依然明确,“契税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

第二,目前还没看到有一个人讲过,现行契税优惠政策是否会延续,为什么?

现行契税优惠政策的出处是财税[2016]23号文,即《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

我们先想一想,财税[2016]23号文凭什么能降低《契税暂行条例》明确的3%-5%?

因为《契税暂行条例》第六条说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减征或者免征契税:……(四)财政部规定的其他减征、免征契税的项目。”

那这样的条款《契税法》里还有吗?

有是也有。《契税法》第六条第二款,“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对居民住房需求保障、企业改制重组、灾后重建等情形可以规定免征或者减征契税,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但是区别明显很大啊,一是免征、减征契税的权限上收到了国务院,二是必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那么请问,2021年9月1日《契税法》生效后,财税[2016]23号文还能有效吗?当然不能。

所以跟很多人说的恰恰相反,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暂没有任何文件明确之前的税收优惠政策会延续”。

当然我们心里也有数就是了,类似优惠政策大概率是会延续的。

你这都是哪来的马路消息啊!!!

契税税率并没有提高,啥影响也没有!

无论是之前的《契税暂行条例》,还是今年8月11日通过的《契税法》,都明确规定:契税税率为3%-5%。

那这1%-3%的契税税率是怎么来的呢?

这个实际上是各地执行契税优惠税率导致的,税务总局2016年32号文件有规定:对个人购买家庭唯一住房,减按1%、1.5%的税率征收契税;对个人购买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减按1%、2%的税率征收契税。对家庭首套房的面积在90平米以下的,就适用1%的契税税率,不管是《契税法》还是《契税暂行条例》都明确规定,各省级政府有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3%-5%这个区间内适用各省的契税税率。

所以,千万不要被那些无良的地产销售给带偏了节奏,从目前来看,买房的契税税率并没有任何变化,不会增加购房成本的。

《契税条例》和《契税法》有什么关键变化要点

1.对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契税表述不一样了。在《契税条例》中第二条本条例所称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是指下列行为:(一)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但是在《契税法》中将“国有”二字删除了,那么按老周理解,就是国家在土地权属上面会有大的改革,可能是在为农村集体土地入市交易做准备。

2.《契税法》把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之间变更房屋、土地权属免征契税明确了下来,在《契税条例》中是没有这一条的,但是,在之前的实际税务处理中,税务局对这块业务也是免税的。

3.纳税申报期限变了。《契税条例》中规定纳税人应当在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10日内去申报缴纳契税,但《契税法》没有具体时限要求,在办证前交完税就可以了。

总体来说,《契税法》的推出有些许改变,但是对购买契税负担并没有影响,通过契税法的一些变化,估计国家在土地领域会有大的改革。

契税的税率一贯以来就是3-5%,并没有改变,1-3%只是一个优惠的执行政策。

楼主不必杞人忧天,也要不听一些所谓“专家”的解读,更不要被别有用心的中介给忽悠了。

契税的税率并未改变。

现行的《契税暂行条例》是1997年国务院颁布执行的,根据条例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承受的单位和个人为契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缴纳契税。契税的税率3-5%。

根据最近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规定,契税的税率依然是3-5%。

所以,契税的法定税率一直是3-5%,没法发生变化。同时,契税的具体适用税率,由省级人民政府在规定的税率幅度内提出,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契税的优惠政策仍然执行。

契税的优惠税率1%、1.5%和2%,来源于财税〔2016〕23号文件《关于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

根据该文件,个人购买家庭唯一住房(家庭成员范围包括购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契税。

个人购买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2%的税率征收契税。(北上广深不执行,而采用当地规定的契税税率3%)

该文件的条款目前仍然有效。

潜在的购房人群不要听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黑心中介忽悠,《契税法》在2021年正式实施后,针对刚需人群的的优惠政策肯定不会改变,不要因为被忽悠而提前买房。

我们三人组认为呢,不会有什么影响的,原因如下:

在2020年8月份我们的契税法出台,将于明年的9月份正式实施的消息出来之后,

对于那些:

还在观望中的,刚需的购房者们,因此会有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以及中介,通过舆论,释放这样的信号:

涨契上税,

房价上涨。

另外,此时呢,那些中介小哥们,以及销售顾问们,对你死缠烂打,让你赶快交定金,把房子买下来,自己好拿提成。

另外呢,那些担心,未来契税上涨,导致房价下跌的,想出售自己房产,来进行套利的一些人呢,也害怕契税上涨,导致成交下降,因此呢,已经购买了房产的,和那些,计划将要购买房产的,刚需的朋友们呢,在这一点上,则达成了:

一致的意见,

形成完美的,

反契税上涨,

联合的同盟,

这样呢,就把低契税率,变成了一件,十分正确的事情了,因此呢:

明年即使,实施契税法,契税也不会涨,原因就在于此了。

明白了吗?

个人观点,供参考吧!

普通住宅契税优惠利率下来一直1%到2%之间,非住宅是3%左右起,未来可能因住宅或非住宅属性不同契税征收或分类指导!

首先,房子是用来住的,首套房的契税优惠策略估计到时还会保持,而第2套房的契税或可能微调也可能保持不变,具体每个城市都会根据楼市热度适当的浮动。而3套及3套以上住宅的购房者,契税随时可能调整到3%到5%的最高空间。

而非住宅类包括公寓、写字楼、商铺等,这些契税大部分城市是按照3%来征收的,未来或有继续上浮到3%-5%空间的可能。

关于契税法相关条例的出台,设置了1个时间点,即明年的9月1日之前,契税还会继续参照现有的方案执行,那么这个调整目前来说,对现有的准现房市场(明年8月之前能交房)是有一个小利好,因为一般开发商交房后即通知大家换取正式发票统一交契税等,就可以在这个时间点前继续享受优惠利率。如果明年9月1日之后交工的,只要是普通首套房刚需,我个人觉得影响几乎没有。

不过后来好多媒体还是辟谣了,说契税法执行后,优惠利率还会有,大家莫须惊慌,至于届时具体每个城市如何根据大的契税框架来分类调整征收契税,那操作选择权基本由地方城市自主决定。

综上所述,契税改革对普通的首套购房者或改善型购房者基本影响不大,届时即便每个地方有微调的契税征收方案,每个购房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资金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合自己的住宅产品,对于一些非住宅类产品(契税偏高)如果收益能保证,也可以择机理性考虑。

关于此问题,大家若有补充或交流,可以留言区互动,欢迎点赞支持和关注本号!对选房城市、户型或交易税费有纠结时,也可以关注本号后私信交流!

实际上,我国契税税率一直是3%-5%。这次新的契税法做出的调整,是在原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基础上,升级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即从暂行条例升级为法律,但税率没有发生变化。

很多人会觉得好像之前从房产中介那里知道的契税率并没有那么高,那是因为虽然国税税率是3%-5%,但有些地方政府会执行减免优惠的政策,优惠后的税率就变成了1%-3%。

如今新的《契税法》相对于1997年的《契税暂行条例》,于表面上看并没有什么太大区别,主要是立法机关的不同,97年的《契税暂行条例》是行政法规,立法机关是国务院;2021将要实施的《契税法》是法律,立法机关是全国人大。至于之后会有什么影响,还是要看后续的更为详细具体的细则,如果地方政府不再执行减免优惠的政策,那之后购房者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土地购买契税税率(明年9月房产契税由1-3%提高到3-5%,有哪些影响?)》
文章链接:https://www.sxwl888.com/16204.html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仅用于知识分享。如有侵权联系 hxkmmd@qq.com 立删。

专业代办南宁营业执照、南宁无地址注册公司、南宁代理记账报税、南宁商标申请专利代办等工商财税业务!

联系我们:15578329440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