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知识点为您总结归纳如下:借款费用资本化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什么影响、资本成本小于增长率
本文知识点归纳及重点:借款费用资本化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什么影响、资本化支出不影响利润总额吗
原标题:财务费用金额较大,可能资本弱化
文章摘要:建议企业在发生关联借贷业务时,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判断其是否属于关联债权投资,避免因存在资本弱化嫌疑遭到税务机关的纳税调整;;建议企业在发生关联借贷业务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判断其是否属于关联债权投资,避免因存在资本弱化嫌疑遭到税务机关的纳税调整;
昌尧财税
财务费用金额较大,可能资本弱化
关联企业资金融通的形式愈发多样,比如关联方委托贷款、集团资金池、“统借统还”、内保外贷、背靠背贷款等。建议企业在发生关联借贷业务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判断其是否属于关联债权投资,避免因存在资本弱化嫌疑遭到税务机关的纳税调整。
案例
某房地产开发企业A企业于2018年11月成立,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截至2020年6月,注册资本一直没有到位,实收资本为0。2020年5月底,主管税务机关在金税三期系统中查询A企业汇算清缴数据时发现,企业财务报表中出现大额财务费用。2019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列支财务费用20多万元,到2020年第一季度企业财务费用则高达300多万元。
通常情况下,企业财务费用是由利息支出构成的,A企业在注册资本尚未到位的情况下有大额利息支出,很可能存在涉税风险。比如,财务费用中包含股东应认缴的注册资本所承担的利息支出,不能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可能存在费用化利息支出和资本化利息支出划分不清的问题。
经过进一步了解,A企业于2019年12月向某金融机构借款5亿元,用于保证企业正常经营,因而产生大量财务费用。税务人员从企业注册资本金额、日常经营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A企业大量财务费用的背后,可能存在税务风险。从特别纳税调整角度来看,还可能存在资本弱化的嫌疑。A企业的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且迟迟没有到位,其顺利获得金融机构5亿元借款的背后,很可能存在关联企业担保、委托贷款等情况。
根据《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国税发〔2009〕2号)规定,关联方以各种形式提供担保的债权性投资都属于关联债权投资,要计算其关联债资比,只有在特定比例范围内的利息支出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因此,即使从形式上看,A企业的借款直接来自于金融机构而非关联方,但实质上仍属于关联债权投资,A企业仍存在资本弱化的风险。资本弱化指企业通过加大借贷款(债权性筹资)而减少股份资本(权益性筹资)比例的方式增加税前扣除,以降低企业税负的一种行为,是税务机关反避税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从事房地产、风电等行业的企业资金用量较大,自有资金往往不能满足其生产经营的需要,因而发生关联借贷业务的频率较高。值得关注的是,关联企业资金融通的形式越来越多样,比如关联方委托贷款、集团资金池、“统借统还”、内保外贷、背靠背贷款等。建议企业在发生关联借贷业务时,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判断其是否属于关联债权投资,避免因存在资本弱化嫌疑遭到税务机关的纳税调整。同时,企业在报送同期资料时,如果关联债资比例超过规定标准,且利息费用要在税前扣除,应当准备好资本弱化特殊事项文档,向税务机关证明其业务符合独立交易原则,或对本企业的实际税负不高于境内关联方的情况予以说明,否则很容易引发税务风险。
综合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