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税网
经财务造假事件确认后,上市23年的中国卫浴第一股*ST今年成了新亿A首只退市股将于2022年4月21日以后退市。
与此同时,自2022年以来,许多家庭建材企业因涉嫌逃税而受到罚款。据不完全统计,近三个月来,广东、福建、湖南、江西、安徽等地区100多家企业被罚款,总罚款4000多万元,最高罚款2487万元。
为什么家居建材市场成为财税问题的重灾区?行业要合规发展,如何避免财税风险?
财务造假被重罚
成立于1998年的*ST1999年上市的新亿是一家卫生洁具制造商。*ST新亿以四维瓷业、四维控股、国创能源等证券命名,在重庆、上海、贵州、新疆注册。
2018-2020年*ST新亿财务造假连续三年。消除虚增9647.4结合2020年的万元收入345.87营业收入万元,*ST新亿连续三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元。
除了年财务造假,*ST新亿仍有重大事件披露遗漏。中国证监会警告新疆亿路万源实业控股有限公司,并处以800万元罚款;对ST新沂时任董事长、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黄伟被警告,罚款1200万元;警告时任监事、子公司亿源汇金法定代表人李勇,罚款300万元。与此同时,黄伟和李勇都被终身证券市场禁止。
因财务问题被迫退市的家居建材企业不止一家*ST新一家。宜华生活拥有木业第一股,也因财务造假超过400亿元而退市。
2016年至2019年,宜华生活通过虚构国内销售业务、高出口商品销售等方式虚增营业收入。4年累计金额为70.921亿元;同时,宜华生活根据国内销售实际虚增利润和出口平均毛利率估算出境外销售虚增利润。累计金额为27.79亿元。
基于此,宜华生活被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罚款600万元。宜华集团总裁刘绍喜被罚款930万元。
偷逃税频发
财务欺诈受到重罚,税务机关不能容忍家居建材企业逃税。
从2022年的处罚来看,涉嫌隐瞒收入、虚开发票的处罚较重。
东莞市旭美家具有限公司被罚款2487万元。自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起,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其他用于骗取出口退税和扣税的发票。包括非法取得增值税进项金额6387.41万元,税额852.07万元;虚开增值税销项1525.14万元,税额207.26万元。
另一家中山格诺瓦家具有限公司也被罚款-826万元。格诺瓦家具在账簿上少收入,虚假申报导致增值税少、城市维护建设税和企业所得税同时,也通过私人账户向员工支付工资,是否少扣除微个人所得税收入,导致个人所得税少扣除。
最近,建材家居企业也报道了经销商真实报告逃税的尴尬举动。一些经销商在网上报道了马可波罗瓷砖的真实姓名,指出自2015年以来,他们已经向马可波罗支付了约500万元,但他们从未收到过一分钱的税票。此外,慕斯、欧派、意外之家、红星美凯龙也被经销商真实报道。
不难想象,当制造商为经销商建立高绩效承诺和残酷的淘汰机制,并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合规税收风险时,反击成为他们不可避免的选择。
财务风险带来的连锁效应开始显现。
近日,泛亚卫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被中国证监会终止;四年后再次受到冲击IPO时代装饰也被拒绝了;今年年初三问家居、致欧科技、箭牌家居IPO也以失败告终。
目前在A共有44家家居企业上市,另有25家在新三板上市。2021年A50多家家居企业申请上市,最终只有10家成功上市。也就是说,40家家居企业上市搁浅,包括森鹰窗行业、朗斯家居、土巴兔、华南装饰、博泰家具、慕市搁浅。
诚信管理 合规发展
一直以来,家居行业税源监管艰难,核查难度大,税收流失严重。
家居行业长期以来都有自己不开具发票的特点——客户在购买家居用品时通常不直接支付全额款项。一般来说,他们先支付少量押金,然后在货物交付后补足余额。这样,卖方只需开具发票或订单,通过不开具发票来隐瞒收入,以达到逃税的目的。
然而,随着税务机关越来越重视建材家居行业的税收违法行为,上述漏洞将继续得到弥补。
一些专家预测,国家将打击家居行业来纠正逃税问题。家居商店的管理模式可能被迫规定,只要经销商在商店销售,就必须遵守统一出纳的规则,从源头上控制逃税。
一家经销商最近表示,以前可以有侥幸心理逃税,但今天不同于过去,目前建材家居行业税源验证,税收越来越完善、标准化、严格,基本上难以像以前那样非法经营,由于缺乏采购成本发票不能记账,只能要求公司补充发票。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100多家家居建材行业的处罚中,对企业隐瞒收入、虚开发票的嫌疑力度较大。因此,企业不得冒险,必须及时开具发票。
此外,企业应当做好自查自纠工作,严格按照工资范围的具体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严格检查公司工资安排,不得减少或逃避税款;重点检查企业工资表上的人员是否在个人所得税申报制度中依法申报工资项目个人所得税。
另一方面,家居建材行业也有很多大纳税人。比如欧神诺、恒杰、科勒、法恩莎等一批实力雄厚的家居建材企业纳税超过1亿元。诚信经营是企业稳步发展的根本途径,依法纳税是每个企业和公民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