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划重点,请关注以下方面:法人的解散原因、注销法人
律小生
在实践中,法人的解散越来越多。我相信每个人都知道解散的条件和如何清算,但他们可能对具体的法律法规没有系统的了解。今天,我将向您介绍:
一、法人解散
1.法人在章程规定的期限届满或者其他解散原因。
例如,公司章程规定,公司存续期为2022年4月23日至2028年4月23日。如果股东不同意继续经营,法人将自动解散;有很多其他解散原因。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章程XX项目竣工验收后,法人解散,根据各法人的具体情况设置。
2.法人权力机构决定解散。
权力机构是指股东大会、股东大会或者机关法人的管理机构,最终形成一致决议,解散法人终止。
3.法人合并或分立需要解散。
法人重组或分立,原法人主体解散,新法人主体继承权利义务。
4.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登记证、责令关闭或者撤销。
一般公司的行政机关是市场监督管理局,主要是法人被行政机关吊销或撤销。
5.其据实际情况,还有其他情况。
二、法人解散后应及时组织清算
法人解散除合并分立外,还应当及时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
为什么不清算合并和分立?由于合并分立后原法人的权利义务有继承人,不损害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利益,因此无需清算。后来,我们说合并分立也必须执行一定的程序,否则也会损害第三方的利益。
清算义务人:《民法典》第七十条规定,法人董事、董事等执行机构或者决策机构的成员为清算义务人,另有规定的,按照规定执行。义务人,顾名思义,应当有责任这样做。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造成权益损害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清算应及时进行:清算义务人未及时履行清算义务,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清算疏忽的,公司财产可能因时间而贬值甚至损失,债权可能因诉讼时效而损失,应当及时组织清算,避免权利损失。
法院可以申请指定的清算组:主管机关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的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一般指定公司的股东